为着力展现传统医药在全民健康事业中的独特作用,于10月12日开幕的第八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首次举办传统医药大会,包含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论坛、传统医药健康生活展、传统医药非遗健康咨询等活动,多维度呈现传统医药类非遗的博大精深以及在助推健康中国建设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
大会现场
10月13日上午,作为传统医药大会重要内容之一的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论坛在成都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200余位专家学者、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及保护单位负责人围绕中医药非遗系统性保护、少数民族医药发展、中医药非遗传承发展等议题,展开深入讨论和交流。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会长王晓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黄璐琦,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司长王晨阳,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雅芳,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副会长兼中医药委员会会长曹洪欣,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宋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合作司副司长魏春宇,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李道丕等领导出席开幕式。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中医药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宋春生主持开幕式。
王晓峰会长讲话
王晓峰在讲话中指出,传统医药非遗不断融入现代生活,深入老百姓的生活中。中医药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也在显著提升,中医药为守护人类的健康提供了中国方案,对促进文明互鉴、民心相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次论坛汇集了中医药的权威专家和知名学者,凝聚共识、交流思想、贡献智慧,能够很好地促进传统医药非遗的传承、创新和发展,使其更好地服务于人民,为推动健康中国建设、服务人类健康作出更大贡献。
黄璐琦副局长讲话
黄璐琦在讲话中指出,中医药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积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题中之义。为此,他提出三点建议,一是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认识。要把加强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上升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高度,持续加强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学习、研究、阐释。二是立足新时代,展示新作为。着力推进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三是推动中医药非遗传承创新发展,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一方面继续加大对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和《世界记忆名录》项目的保护力度,一方面积极推动中医药“走出去”,以海纳百川的广阔胸怀促进各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共同进步,为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可持续发展、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王晨阳司长作主旨报告
王晨阳作了题为《推动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的主旨报告,他在报告中指出,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瑰宝,是五千多年文明的结晶,是最能代表中国国家形象的文化符号之一。中医药所承载的文明要素,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最基础的底层逻辑,如果一个民族、一个文明对自身在与历史与自然的互动中的生存法则,生命活动规律都没有深刻的哲学和科学认知,而被其他文明思想所左右,如何谈得上文化自信。所以,认知中医药,热爱中医药,是提升中华民族文化自信最重要的渠道。据他介绍,文化和旅游部高度重视传统医药类非遗保护工作,会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工作制度、项目保护、人才培养、宣传传播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政策法规逐步健全、工作机制不断完善、项目保护持续加强、传承人管理更加规范、传播活动丰富多彩、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他表示,传统医药类非遗焕发出了新的时代光彩,为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作出了新的贡献,成为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力量。当前,传统医药类非遗保护传承工作还面临着不少困难、存在着不少问题。文化和旅游部将在项目保护、人才培养、宣传普及等各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未来,将持续加强项目保护、持续加强人才培养、持续加强理论研究和宣传普及。同时,传统医药的传承人要有信念和恒心,全社会也要有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曹洪欣会长作主旨报告
曹洪欣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处理好中国式现代化六个关系的指示精神,作了题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与中医药非遗保护发展的思考》的主旨报告。他表示,近几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中医药发展、中医药非遗保护发展、中医药文化发展的政策措施,为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适应现代化发展指明了方向。他认为,推进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全方位与高质量发展,应当科学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以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关系为导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核心理念,坚持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守护“本和源、根和魂”,完善中医药非遗保护发展工作体制机制,加强科研能力,建立体系完备、梯次合理的传承人队伍,不断拓宽服务领域。坚持中医药理论自信、实践自信、学术自信,要避免中医药非遗“神化”“庸俗化”,让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服务人类健康、健康中国建设中展现中国人的智慧。
开幕式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中医药委员会启动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学术经验传承、《国家级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录》编撰、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融合发展项目推荐目录》编制4项专项工作,旨在推动中医药非遗系统性保护。
当天,论坛还进行了“中医药非遗系统性保护”、“少数民族医药发展”、“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经验交流”专题活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数字化保护室主管周奇、中国出土医学文献与文物研究院院长柳长华、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所长吴焕淦、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研究员王凤兰、国家级非遗“蒙医药(赞巴拉道尔吉温针、火针疗法)”代表性传承人乌兰、国家级非遗“藏医药(藏医外治法)”代表性传承人米玛分别以“非遗领域标准化工作与传统医药类项目的采集记录”“天回医简的重要发现与学术前沿问题”“中医药非遗保护的思考”“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立档’保护的作用”“保护发展蒙医药非遗助力人民健康快乐 ”“藏医药非遗保护传承与发展现状”为题作了专题报告。
柳长华教授作报告
周奇主管作报告
吴焕淦教授作报告
王凤兰教授作报告
乌兰教授作报告
米玛教授作报告
肖鲁伟教授主持论坛
杨金生发言
胡昌江发言
刘光瑞发言
马卫东发言
吕洪宇发言
刘淑发言
陈荣钟发言
值得关注的是,同期举办的“传统医药健康生活展”为第八届非遗节“非遗融入现代生活体验展”的一个篇章,面积约1400㎡左右。展览按大项目区域集中的形式呈现,内容除了我国传统医药类非遗保护发展的总体情况外,还通过图文、视频、实物、现场体验等形式展示近70个传统医药类国家级代表性项目和川渝两地的省级以上代表性项目。
此外,第八届非遗节期间,24位传统医药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和传统医药专家免费为民众提供健康咨询服务,为中外来宾和游客解读传统中医药文化、普及健康养生知识、解答寻医问药等问题。